环境评估报告简介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环境评估报告的定义

  环境评估报告(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又称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简称环评报告书,是对新建、扩建、改建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的预见性评定。根据对项目所在地的地下水、土壤的监测,对项目所用原材料、可能产生的废弃物、项目的环保设施的设计的评价,从而评估项目建成对环境的影响。

环境评估报告的作用

  "环评"是政府明确要求的,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全面、详细的评价;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

  其中,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项目需完成环评报告并上报至环保局,环评通过环保局审核后会公示在网站上(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情形除外),最后再组织专家评审,评审通过后项目才能开始建设。环评报告主要是为了解公司环保治理、产品环保性能等情况是否符合现行国内或国外环保要求,如果没有的话,一般认为生产企业从环保角度讲是有问题的,大项目招标一般不会考虑,没有环评报告书也无法进行环保竣工验收。

环境评估报告主要内容与编制要求

主要内容

  根据《环评法》第17条和《建设项目环保管理条例》第8条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包括下列必备内容:

  (一)建设项目概况;

  (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三)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

  (四)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

  (五)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

  (六)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

  (七)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

  涉及水土保持的建设项目,还必须有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的水土保持方案。环境影响报告表和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内容和格式,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第8条、第10条之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以下简称专项规划),应当在该专项规划草案上报审批前,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向审批该专项规划的机关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应当包含以下内容:

  (一)实施该规划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

  (二)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三)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

基本要求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写要满足以下的基本要求:

  (1)环境影响报告书总体编排结构应符合《建设项目保护管理条例》,即《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内容提要》的要求。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实用性强。

  (2)基础数据可靠。基础数据是评价的基础。基础数据有错误,特别是污染源排放量有错误,不管选用的计算模式多正确,计算得多么精确,其计算结果都是错误的。因此,基础数据必须可靠。对不同的同一参数数据出现不同时应进行核实。

  (3)预测模式及参数选择合理。环境影响评价预测模式都有一定的适用条件。参数也因污染物和环境条件的不同而不同。因此,预测模式和参数选择应"因地制宜"。应选择模式的推导(总结)条件和评价环境条件相近(相同)的模式。选择总结参数时的环境条件和评价环境条件相近(相同)的参数。

  (4)结论观点明确,客观可信。结论中必须对建设项目的可行性、选址的合理性作出明确回答,不能模棱两可。结论必须以报告书中客观的论证为依据,不能带感情色彩。

  (5)语句通顺、条理清楚、文字简练、篇幅不宜过长。凡带有综合性、结论性的图表应放到报告书的正文中,对有参考价值的图表应放到报告书的中,以减少篇幅。

  (6)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应有评价资格证书,报告书的署名,报告书编制人员按行政总负责人、技术总负责人、技术审核人、项目总负责人,依次署名盖章:报告编写人署名。

编制要点

  建设项目的类型不同,对环境的影响差别很大,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内容也就不同。虽然如此,但其基本格式、基本内容相差不大。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写提纲,在《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已有规定,现结合近年来我们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体会,论述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要点。

  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写的基本格式有两种:一种以环境现状(背景)调查、污染源调查、影响预测及评价分章编排的。它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规定的编排格式。另一种是以环境要素(含现状评价及影响评价)分章编排的。以前一种编排居多,下面对两种编排的要点分别加以叙述。

  (1)按现状调查及影响评价分章的编排要点

  ①总论

  A.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的由来

  B.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目的

  C.编制依据

  D.评价标准

  E.评价范围

  F.控制及保护目标

  ②建设项目概况

  应介绍建设项目规模、生产工艺水平、产品方案、原料、燃料及用水量、污染物排放量、环保措施,并进行工程影9向环境因素分析等。

  A.建设规模

  B.生产工艺简介

  C.原料、燃料及用水量

  D.污染物的排放量清单

  E.建设项目采取的环保措施

  F.工程影响环境因素分析

  ③环境现状(背景)调查

  A.自然环境调查

  B.社会环境调查

  C.评价区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背景)调查

  D.地面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E.地卜水质现状(背景)调查

  F.土壤及农作物现状调查

  G.环境噪生现状(背景)调查

  H.评价区内人体健康及地方病调查

  I.其它社会、经济活动污染坏环境现状调查

  ④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污染源向环境中排放污物是造成环境污染的根本原因。污染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方式、途径及污染源的类型和位置,直接关系到它危害的对象、范围和程度。因此,污染源调查与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工作。

  A.建设项目污染源预估

  B.评价区内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⑤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A.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B.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C.噪声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D.土壤及农作物环境影响分析

  E.对人群健康影响分析

  P.振动及电磁波的环境影响分析

  G.对周围地区的地质、水文、气象可能产生的影响

  ⑥环保措施的可行性分析及建议

  A.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的可行性分析及建议

  B.废水治理措施的可行性分析与建议

  C.对废渣处理及处置的可行性分析

  D.对噪声、振动等其它污染控制措施的可行性分析

  E.对绿化措施的评价及建议

  F.环境监测制度建议

  ⑦环境影响经济损益简要分析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简要分析是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统一的角度论述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由于这三个效益的估算难度很大,特别是环境效益中的环境代价估算难度更大,目前还没有较好的方法,使环境影响经济损益简要分析还处于探索阶段,有待今后的研究和开发。目前,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A.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

  B.建设项目的环境效益

  C.建设项目的社会效益

  ⑧结论及建议

  要简要、明确、客观地阐述评价工作的主要结论,包括下书述内容:

  A.评价区的环境质量现状。

  B.污染源评价的主要结论,主要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

  C.建设项目对评价区环境的影响。

  D.环保措施可行性分析的主要结论及建议。

  E.从三个效益统一的角度,综合提出建设项目的选址,规模、布局等是否可行。建议应包括各节中的主要建议。

  ⑨、附图及参考文献

  A.主要有建设项目建议书及其批复,评价大纲及其批复。

  B.附图,在图、表特别多报告书中可编附图分册,一股情况下不另编附图分册。若没有该图对理解报告Jt3内容有较大困难时,该图应编入报告书中,不入附图。

  C.参考文献应给出、文献名称、出版单位、版次、出版日期等。

  (2)按环境要素分章的编写要点

  A.总论(内容同前)

  B.建设项目概况(内容同前)

  C.污染源调查与评价(内容同前)

  D.人气环境现状及影响评价包括上述的人气环境现状(背景)调查及人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两部分内容。

  E.地面水环境现状及影响评价包括上述的地面上环境现状(背景)调查及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两部分内容。

  F.地下水环境现状及影响评价包括上述的地F水环境现:Ut(背景)调查及地卜水环境影M向预测与评价两部分内容。

  G.环境噪声现状及影响评价包括上述的环境噪声调查及环境噪声影响预测与评价两部分内容。

  H.土壤及农作物现状与影响预测分析包括上述土壤及农作物现状调查和土壤及农作物环境影响分析两部分内容。

  I.人群健康现状及对人群健康影响分析包括上述评价区内人体健康及地方病调查和人群健康影响分析两部分内容。

  J.生物环境现状及影响预测和评价包括森林、草原、水产、野生动物、野生植物等现状及建设项目及生物环境的影响预测和评价。

  K.特殊地区的环境现状及影响预测和评价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名胜古迹、温泉、疗养区及重要政治文化设施等地区环境现状建设项目对这些地区的影响预测及评价。

  L.建设项目对其它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振动、电磁波、放射性的环境现状,建设项目对其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M.环保措施的可行性分析及建议内容同前。

  N.环境影响经济损益简要分析内容同前。

  O.结论及建议内容同前。

环境评估报告基本框架

  1、总论

  2、自然社会环境概况

  3、拟建项目概况

  4、工程分析

  5、清洁生产分析

  6、环境影响识别

  7、环境质量调查与评价

  8、环境影响评价

  9、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0、环境风险评价

  11、总量控制

  12、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

  13、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14、环境管理与监测制度分析

  15、产业政策符合性及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

  16、结论与建议